【速看料】消费金融2022:经营分化明显获客难题待解

近期,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业绩陆续出炉。从一些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2022年,面对重重压力,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冷暖不一,书写出不同的答卷。

业绩:稳健中呈现分化

总体而言,“稳”仍是贯穿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的主线。2022年,马上消费金融全年实现净收入135.30亿元,同比增长14.48%;净利润17.88亿元,同比增长29.34%,两项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22年末,中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15.14亿元,资产总额641.02亿元,净资产85.27亿元,全年实现税后利润6.56亿元。2022年,中邮消费金融营收突破60亿元,净利润4.43亿元,实现了业务稳健发展。


【资料图】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年末,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为8844.41亿元。根据各公司公布的总资产来算,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的总资产占行业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58%、8.63%、7.52%、7.25%、5.60%。

从已公开业绩指标的消费金融公司来看,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前三名仍然为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之和约75亿元。

“相对而言,价值链全面自营的消费金融公司表现稳健。有些公司在构建业务能力过程中,不得不寻求外部合作,这些公司在经营上难免受到外部冲击,从而导致业绩出现波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过去一年,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居民贷款及消费需求不振,部分用户受到疫情影响,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下降,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增长与资产质量双双承压。

转型:推广“场景+数据”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金融主要是面向个人的消费信贷服务。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消费升级和消费理念更新,消费为拉动内需提供了强劲动力。去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消费不振,但也由此凸显出消费金融行业不容忽视的功能及其对实体经济的价值。

“我们不以规模为目标,也不以短期盈利论英雄,而是要做金融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专”就是坚持小额分散,做以消费为目的、以消费为用途的信贷服务;“精”就是不以规模论,以精致、精细为荣;“特”就是特色机构,服务普惠客群;“新”就是坚持用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各类运营成本,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

2022年,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普遍面临更高的合规及展业考验。从公司治理到业务类型、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以及催收等多个环节,均有相关政策出台。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坚守安全合规底线,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有效保障了业务安全稳定开展。

比如,2022年,中邮消费金融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策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加强渠道结构调整,加大自营线下业务拓展,线下渠道的突破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集中资源加强拓展高价值客群,通过“场景+数据”的模式进行业务拓展,保障业务发展质量。

马上消费金融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普惠金融在深度、温度和精细化程度上质的提升,如在地域覆盖上,已涉及31个地区;在客群上,新市民、农村用户等均在服务范围内,2022年3月,启动新市民购物节;在场景覆盖上,有生活服务、旅游、出行等200多个消费场景,以此拉动内需,助力实体经济。

客群: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细分客群能力不足,获客成本居高不下”,这是银保监会非银部撰写的相关文章中提出的消费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由于消费公司围绕消费场景自主构建业务渠道获取客户的能力与意愿不足,除头部少数公司依靠多年品牌声誉积累的客户与渠道,具备一定自主获客能力与客群细分能力外,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依靠以头部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助贷机构推荐获客。

分析认为,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主要依据学历、职业、公积金及社保缴纳情况等选择客户。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服务仅缴纳社保的蓝领人群。但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下迁目标客群定位,小额贷款公司依托互联网股东资源加速布局中端个人消费金融市场,消费金融公司因压降利率费率客群定位有所上移,原有差异化客群分层逐渐模糊,三方围绕中等收入人群展开激烈竞争,在此背景下,进一步细分市场和客群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赵国庆看来,做零售金融,应该具备全链条业务能力,在获客、风控、运营、客服、贷后管理、资金来源等整个价值链上都打造自身的差异化能力。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和助贷机构合作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只参与价值链上的资金来源这一个环节,这类机构的普遍特点就是盈利低且不稳定。银保监会非银部表示,助贷机构若把握对客户流量的垄断地位,消费金融公司就不能积累客户数据资源,无法对客户真实风险水平进行验证,也不能通过对基础数据的运算分析提升自身风控模型有效性,打造核心风险管理能力。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